正式獲批!鴻蒙湊齊最后一張「拼圖」,華為、蘋果兩分天下
Mate 60的回歸,讓外界的一切質疑都煙消云散,面對累計四輪的制裁,華為不僅很好的活下來了,還成為了打破歐美技術封鎖的「先鋒」,美企壟斷的一個又一個領域被突破,壓力重新回到了拜登團隊身上。
華為制造出了硬核的不含美技術的麒麟芯片、研發了比肩 IOS系統的鴻蒙系統、對標高通的5G專利,面對美國將限制轉向AI層面,華為又開始自研AI芯片抗衡英偉達,生成盤古大模型追趕OpenAI。
在如今的國人眼里,似乎華為就是無所不能的,中國科技在哪里「卡脖子」了,華為就會出現在哪里,在強大的實力之下,拜登團隊只能一步步的妥協,不肯承認自身落后,只能犧牲美企換得所謂的體面。
華為的自主創新已經影響到了產業的發展進程,越來越多的中企接受了鴻蒙生態,根據開發者大會余承東的描述,鴻蒙生態已經擁有了超7億的設備搭載量,于此同時開發者數量已經突破220萬。
在解決了芯片、系統的問題之后,華為最重的任務落在了「鴻蒙生態」搭建上,在原生應用布局全面展開后,華為在新領域的業務獲得國家批準,湊齊了最后一張生態拼圖,即將開啟兩分天下格局。
華為生態最后的拼圖獲批
華為一開始并不想進行全領域布局,也想著舒舒服服的利用全球資源,去發展屬于自己的事業,美企從中可沒少受益,高通售賣芯片賺的盆滿缽滿、谷歌授權安卓系統一年也沒少賺,本身是互利互贏的事,美國非要當起這只「攔路虎」,最終搞的兩敗俱傷。
華為本質是一家通訊企業,想著利用5G技術發展全球市場,但美國擔憂自身的「科技霸權」受到挑戰,聯合了所有盟友去打壓制裁,這導致華為無法獲得國際供應鏈的支持,只能提速了自主研發,也才有了后續麒麟芯片、鴻蒙系統的誕生。
既然走到這一步了,美國又沒有放寬限制的意思,只能進一步發展生態,在鴻蒙4.0版本發布之后,華為就完成了底層安卓代碼的替換,下一步將致力于原生APP的搭建,徹底的擺脫「套殼安卓」的頭銜。
谷歌安卓系統的劣勢很明顯了,根本不適應后續萬物互聯的時代,華為也一直沒有把它當做對手,取代是遲早的事情,而任正非創立華為手機之初,就只把蘋果公司當做對手,關于這一點余承東已經進行了多次的說明,那自然蘋果有的華為也都要有。
IOS生態的封閉性、外加獨有的支付系統,讓臭名昭著的「蘋果稅」成型,雖然歐盟一直要求放開第三方支付系統,但面對這麼大一塊「蛋糕」,蘋果自然不會輕易去妥協,而華為要想擁有同等的影響力,自然是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移動支付系統。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批準了華為的申請,華為旗下的支付公司正式更名為「花瓣支付」,第三方支付市場一直都是藍海,鑒于華為手機用戶數量的龐大,微信、支付寶的地位很可能受到挑戰,但顯然華為的志不在此。
花瓣支付的最大優點在于將硬件、操作系統、支付軟件、支付公司一體化,這能夠帶來超越Apple Pay的體驗,一個完善的生態支付系統是必不可少的,這個系統顯然并非對標微信、支付寶,只要它們愿意介入鴻蒙生態,雙方之間是可以和平共處的。
兩分天下格局
花瓣支付的使命是為鴻蒙生態賦能,并非是為了取代誰而出現的,華為的目標只有一個蘋果公司,目前的華為手機領先于任何一個階段,并非是因為麒麟芯片的回歸、也不是鴻蒙4.0版本的發布,而是生態搭建已然成型了。
蘋果的生態之所以強大,在于可以實現產品間的互通互聯,這是安卓沒有辦法做到的,在未來操作系統的競爭中,如果谷歌沒有太大的突破,那安卓基本上算是出局了。
鴻蒙系統是基于微內核的分布式系統,已經給未來的發展定調了,而根據華為的規劃,后續「花瓣」將會成為一個系列的產品,將會融入搜索引擎、游戲等等應用,這是生態完善的必經過程。
鴻蒙生態的完善,可不是賺多少錢能夠比擬的,這是中國在科技層面的飛躍,徹底擺脫操作系統「卡脖子」之戰,蘋果、華為將逐步兩分天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