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騙了?經由日本深挖后,聲稱發現麒麟9000S芯片的秘密!
雖然華為Mate60發售已經一個多月,華為Mate60所搭載的麒麟9000s芯片預計出貨量已經超過了上千萬枚,可是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對于麒麟9000s芯片的調查依然沒有什麼結果。
美國媒體在美國調查麒麟9000s芯片無果之后憤怒的表示:華為不公開芯片代工廠商是對美國的不尊重。台灣媒體則是表示:麒麟9000s芯片是中芯國際代工生產的7nm,至于芯片生產設備則是ASML出貨的。
可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日本研究所卻給出了和台灣媒體不一樣的看法,日本研究所聲稱麒麟9000s芯片并非7nm制程芯片,而是14nm制程芯片。這個消息傳出之后引起了全球的關注,不少人都在好奇到底台媒的消息是正確的,還是日本研究所的結果更加正確。
日本聲稱發現了麒麟9000s芯片的秘密
從目前的性能測試來看,麒麟9000s芯片在性能上已經超過了高通的驍龍8+芯片,接近或者是已經達到了7nm制程芯片。日本研究所卻在近期表示:麒麟9000s芯片并非是外界認為的7nm芯片,而是一款14nm芯片,只不過由于麒麟9000s芯片的晶體管分布更加密集,所以能夠擁有出14nm芯片更加優秀的性能。
對于這種說法,其實有不少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媒體都認為是正確的。一方面生產7nm芯片需要先進光刻機設備的支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中國芯廠商能夠獲得生產7nm芯片的設備,那麼基本上要不然是國內廠商完成了突破,要不然就是從國外進口。
可實際上中國設備廠商目前除了蝕刻機之外基本上都很難達到生產7nm芯片的水平,哪怕是上海微電子也只達到了28nm制程光刻機,并且目前還沒有出貨。至于國外設備廠商則主要集中在日本、荷蘭、美國,都被三方協議限制無法出貨先進設備,哪怕出貨也能夠被美國發現。
一些媒體認為,中芯國際此前的N+1技術生產出來的芯片就能夠發揮出10nm芯片的性能,如果麒麟9000s芯片是采用了中芯國際的N+2技術,那麼生產和制造出堪比7nm性能的芯片也并非是不可能的。因此麒麟9000s芯片很有可能就是采用了中芯國際N+2技術的14nm。
不過也有不少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認為日本方面放出的消息并不真實,這種情況很難實現。首先想要在芯片上擁有更多的晶體管并不容易,這不僅要在芯片設計方面加以修改突破如今芯片指令集架構和EDA軟件的限制,還需要在生產工藝方面有所突破,難度并不小。
不僅如此,也有很多人認為如果僅僅是晶體管分布更加密集,那麼美國早就調查出了麒麟9000s芯片的相關情況,畢竟美國不僅在針對麒麟9000s芯片的調查和研究方面更早并且技術也比日本研究所更加先進,怎麼可能沒有發現。
麒麟芯片的強勢回歸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日本研究所之外并沒有其他研究所或者是企業、專家表示日本方面公布的消息是正確的,這也就意味著按照晶體管分布更加密集這一點針對麒麟芯片展開的調查目前還沒有結果,或者是得出了和日本研究所不一樣的結果,事情究竟是怎麼樣的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
華為和被華裔是麒麟9000s芯片代工廠商的中芯國際目前也沒有針對麒麟9000s芯片的代工情況進行表態,從這一點看來短時間之內蒙在麒麟芯片上的神秘面紗是很難揭開了。不過引人關注的一點是,華為的麒麟芯片再次推出新的車載芯片,這意味著麒麟芯片已經強勢回歸。
近期,華為推出了車載芯片麒麟9610A,這個消息迅速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經過測試麒麟9610A芯片在性能、算力等綜合表現方面已經超過了如今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車載芯片。這也意味著華為將通過芯片和人機系統結合起來,進一步進入到新能源汽車領域。
如今已經有問界、北極狐以及大眾、奔馳等多家汽車廠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和華為展開合作,華為的車載芯片憑借著強大的性能必然會進一步受到汽車廠商的歡迎,再加上華為的車機系統和人機交互等系統軟件華為必然會進一步擴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營收和影響力。
毫無疑問,華為的麒麟芯片已經強勢回歸,在車載芯片方面的出色表現也讓華為的競爭對手高通十分難過,此前高通一直都是車載芯片領域的領先者,如今華為強勢進入無疑是讓高通失去了不少芯片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