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賭輸」了!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制裁」會來得如此之快
富士康是全球五百強企業之一,也是全球最頂尖的代工企業,作為一家台灣企業,其發展起來和中國發展制造業帶來的紅利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可是富士康的創始人郭台銘卻十分囂張的表示:富士康在大陸建廠給中國大陸賞飯吃,富士康隨時可以撤離中國市場。
富士康確實也在這麼做,其正在將產能轉移到印度,可實際上將產能轉移出中國之后,富士康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一方面國內代工廠商迅速崛起,不斷搶奪富士康的市場份額,另外一方面赴印建廠結果并不理想。最讓富士康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制裁」會來得如此之快。近期國家多個部門對富士康展開了立案調查。
富士康「賭輸」了
作為蘋果的御用代工廠,富士康一直保持和蘋果一致的步伐,當蘋果擔心在中國市場上會受到美國制裁華為一樣的待遇之后,蘋果選擇將產能轉移到印度,并且將大量的中國供應商踢出蘋果供應鏈。
富士康選擇了跟隨蘋果一起將產能轉移到印度,為此富士康不僅在印度投資了400億美元建廠,還將價值3000萬的產能從中國搬遷到印度。蘋果計劃在2025年的時候讓印度生產25%的蘋果產品,從富士康的行動來看,其也正在配合蘋果的步伐。
作為全球頂尖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在全球擁有大量的工廠,巔峰時期員工數量超過120萬,市值也達到了5000億,可是在富士康的發展當中,來自于中國發展制造業的政策紅利和中國完善的供應鏈、水電力供應以及勞動力紅利可以說占據了很大的影響因素。在這種情況之下,富士康吃了中國發展的紅利,卻不想要承擔起對應的社會責任,無疑是一種讓人厭惡的舉措。
事實上,富士康跟隨蘋果赴印建廠的「豪賭」并沒有成功,蘋果需要中國市場的支持,富士康也理所當然變成了被邊緣化的「犧牲品」。蘋果正在逐漸將部分訂單交給立訊精密、和碩聯合科技等中國廠商,近期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訪問中國市場的時候也參觀了立訊精密。
事實上,富士康赴印建廠也沒有收獲什麼好的結果,印度的勞動力價格雖然低廉,但是印度的勞動力素質也令人堪憂,并且在水電力供應和供應鏈方面印度也存在不小的缺陷。
此前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建廠三年都沒有獲得生產最新款iPhone手機的許可,如今雖然可以生產iPhone15手機,但是在合格率和良品率方面卻存在不小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富士康如今又想要重回中國市場的原因之一。不僅揭牌了鄭州新事業總部,定下了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并且還訪問華為,想要獲得來自于華為的訂單。
富士康被相關部門調查
近期,富士康被中國多個相關部門調查的消息傳出,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根據一些國內專家和媒體的消息來看,有關部門將會對富士康的稅務、用地等多方面情況展開全面調查。中國廈門大學的教授表示:國家對富士康涉嫌違法的行為展開調查,是正常的行政行為,富士康有義務配合調查,必須做到有罪認罰、有錯必改。
富士康確實是一家規模龐大的企業,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每年為中國創造了不少的稅收和就業崗位,可是富士康依然只是一家低附加值的代工企業,技術含量方面并非無法替代。中國的比亞迪、立訊精密、和碩等企業都可以完成富士康能做的事情。
可是顯然富士康認為自己已經有了「大而不倒」的潛力,所以多次在中國市場上「吃飯砸鍋」,此前華為被美國列入到實體清單當中,富士康也在第一時間「落井下石」,終止了和華為的合作,還美其名曰:給中國企業機會。
事實上,富士康的行為已經讓諸多中國廠商不滿,和富士康的合作也正在逐漸減少當中。此前郭台銘多次訪問華為,想要獲得華為Mate60系列的訂單,雖然華為和富士康目前都沒有對此進行公開表態,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華為并不會繼續將訂單交給富士康。
如果富士康在中國市場上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那麼富士康是否離開中國市場都是富士康自己的選擇,畢竟好聚也好散。可是如果富士康在用地、稅收方面確實有違規違法的舉措,那麼中國相關部門必然也會對富士康做出合法合規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