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式出手,全面取消限制!踢走中企供應鏈的庫克,開始變了!

一直以來,蘋果對大陸市場上客戶的區別對待,以及不斷的轉移自己的供應鏈,和在供應鏈中踢走中企的操作,飽受詬病。

例如說,在2021年,被蘋果供應鏈所剔除的歐菲光,就遭遇了近兩年的營收下滑和凈利潤虧損,甚至一度被市場認為歐菲光可能會就此一蹶不振。由此可見,蘋果供應鏈對于中企來說的重要性,要是他們不斷的將產能外遷,那麼很有可能會加劇這個局面。

在這個背景下,央媒呼吁不要過度依賴蘋果,而是要多元化。

但個人認為,單靠這一點還不夠,畢竟不少有每一個身處于蘋果供應鏈的企業都能夠及時抽身。除此之外,蘋果的中國供應商從2012年開始就在不斷的增加。 到了2022年之后,位于中國的供應商數量就遠遠超過了日本和美國。是的,從數據上看,蘋果在供應鏈上相對依賴我們,但與此同時我們的供應商也是對蘋果有依賴的。如果全部都按照他們轉移供應鏈的做法,這局面難以收場。

在這個時候,中國正式出手了。據公開信息顯示,庫克來訪大陸之后獲得了一個消息, 那就是中國市場將在制造業領域外資的準入上全面取消限制措施。此舉很顯然就是希望這些海外的企業扎根中國市場,繼續在中國市場上投資。尤其是像蘋果這樣的企業,畢竟蘋果雖說有多方面飽受詬病,但因為蘋果而不斷成長起來的企業并不少,如立訊精密等,我們也不得不留下蘋果這樣的企業。

最關鍵的是,蘋果現在有多元化供應鏈的心思,恰好他們多元化供應鏈的其中一環就放在了印度。這對于我們而言,不是一個有利的局面,尤其是在印度媒體持續炒作印度制造可以替代中國制造的背景下,如果出現了蘋果大量的遷移,那麼基于我們在全球市場而言,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因此,不管從多種方面分析,留下蘋果也很重要。

而在我們全面取消限制的情況下,過去不斷踢走中企供應鏈的庫克,也開始變化了。 庫克表示:超過95%的產品仍然在華制造,而他們也堅持和中國合作。

庫克這一番話,意味著我們的全面取消限制開始生效了。

可能很多人會說,就算并沒有這一茬,蘋果也還是有可能繼續在中國市場投資,畢竟他們在中國的制造供應鏈很廣,與此同時還有足夠大的消費市場。理論上來說這沒有錯,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了背后的老美。現在,老美的審查投資禁令、限制規定等多方面的指向性都很明確,在這個時候基于這樣的「風險性」,轉移產能到其他國家是一個正常的操作,我們并不排除蘋果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所以,我們在基于本身中國制造業的優勢之下,還是要因為多元化生產策略以及背后各種限制的風險情況,為此做出應對的策略。現如今,蘋果的反應恰好說明我們的應對措施有效。 對此,你們認為蘋果留下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