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再發「警告」!中企必須停止對蘋果專利追究,否則將禁售蘋果
如果你去年剛買了iPhone 14,今年會買蘋果最新的iPhone 15手機嗎?
估計除了真正的「果粉」以及電子發燒友,普通消費者很難心甘情愿掏錢為iPhone 15買單。畢竟,較之前代iPhone 14系列,今年的iPhone 15手機上的創新幾近于無,要不是蘋果自研的A系列芯片足夠抗打,iPhone能不能守住了起碼的體面還很難說。
如今,外界對于蘋果「擠牙膏」式的創新已經充斥著不滿與失望,畢竟,蘋果作為世界最頂尖的科創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也足矣同華為比肩,然而零星可數的創新,實在與蘋果碩大的體量不成正比,也著實怨不得外界的詬病與抱怨。
即便如今蘋果的創新力大為衰退,但蘋果畢竟是智慧型手機的開創者,在科技領域的實力和影響力依然不俗,其手上依然握有數量龐大的專利。而關于專利技術,蘋果自從喬布斯時代以來,就一直官司不斷,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于當年喬布斯控告微軟公司侵犯專利,而引發長達數年的司法糾葛。
不過這次換蘋果公司成了被告,有中國企業控告蘋果侵犯了專利權,很多人感慨蘋果創新能力的衰落時,美媒卻發出警告,涉訴中企必須停止對蘋果專利侵權的追究,否則將禁售蘋果。
蘋果遭中企訴訟
此前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般都是蘋果滿世界訴訟其他科技公司侵犯其知識產權,然而,山水有相逢,這次輪到蘋果被其他公司訴訟了。此次蘋果陷入的這次產權糾紛,原告是上海智臻技術有限公司,當然,這家公司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即小i機器人。據悉,小i機器人方面已經在8月份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蘋果公司停止在Siri聊天機器人的專利侵權。
用過蘋果手機的人都知道,蘋果iOS系統所自帶的Siri聊天機器人不但可以實現用戶同AI機器的擬人化對話,用戶還可以直接以語音形式命令AI機器人為其查找信息、做游戲等。而類似這種語音助手的AI工具,早在2004年,就被小i公司給申請了相關的專利。
相比之下,Siri語音助手的技術來源則是在2010年被蘋果以2億美元收購的Siri.Inc,在蘋果完成收購和系統整合之后,蘋果就在iPhone 4S手機上開始,搭載了這款Siri智能語音助手,并成為了iPhone后續機型的標配。
所以,從時間線上來看,上海智臻的專利確實在先,蘋果的Siri確實是在中國專利落地之后才適配到iPhone手機上的。從2012年開始,上海智臻,也就是小i公司就已經起訴了蘋果侵權,這一系列官司,一打就是8年,最終在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終判決書,確認了小i公司專利的有效性。
可是,蘋果方面眼瞅著小i公司專利已經被認定有效,于是就不斷上訴,表達「蘋果沒有侵權」的觀點。不過,由于專利侵權案件在舉證和判別方面相對較為困難,所以專利訴訟也通常持續很久。截止到目前,該訴訟案還沒有更多信息出來,但對于原告上海智臻申訴的結果,很多美國媒體不干了,他們警告上海智臻技術有限公司,要求停止對蘋果的專利侵權訴訟。
很明顯,這些美媒的表態,嚴重雙標,要知道,此前亦有國外公司訴訟蘋果專利侵權并大獲全勝,可為什麼輪到中國企業,美國人就跳得老高?如果是其他公司,說不定美國該賠錢賠錢,該改正改正了。
知識產權保護,美國雙重標準由來已久
說白了,在美國人眼中,專利與知識產權,只是自己針對和打壓其他國家的手段,甚至還可以憑此獲取其他國家廠商的核心技術。至于其他國家想要以此找美國人麻煩,那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此前,同樣是專利訴訟,高通指控蘋果專利侵權,美國企業的「窩里橫」,美媒一邊倒地支持「秉公辦理」,蘋果該賠錢也賠錢,為此還特意給所有在售和售出的iPhone手機更新iOS新款系統。可是如今原告變成了中國公司,美媒就不樂意了,不依照所謂的「秉公辦理」了。
其實類似的事件此前也曾經發生過,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中國民用無人機巨頭大疆公司被訴侵權一案了。當時,美國軍用無人機企業德事隆指控大疆公司在飛控系統等領域侵犯其技術專利。然而,作為被告的大疆一口氣公布了大量證據,表明其使用的技術同德事隆迥然不同,而且大疆所申請的相關專利,也要早于德事隆。
在鐵板釘釘的事實面前,美國人卻依然閉著眼睛判處大疆敗訴,不但要求大疆交納巨額罰款,而且要求大疆交出其核心技術以供美國審查。由此可見,在美國人看來,所謂的技術專利,只不過是自己界定的游戲規則,大疆提供鐵證依舊敗訴,蘋果連證據都拿不出來,美國人卻堅稱我們冤枉了蘋果。美國這種睜眼說瞎話還不帶臉紅的本事,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當前,我國始終在知識產權的問題上,尊重專利與原創發明,為國內外企業在中國的正常運營提供了相當友好與寬松的環境。反倒是美國,不僅對自家企業的侵權行為視而不見,更是利用所謂的「長臂管轄」竊奪中國企業的核心技術。美國的所作所為,勢必將嚴重阻礙與滯后企業的創新活力,最終的苦果,也終將由美國人自己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