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退出舞台,印度合作伙伴不受干擾,富士康的角色仍在?
富士康前段時間發表了一份公告,表示它將放棄與印度礦業公司(IndiaMetalOilGroup)組建的一家半導體公司。這是什麼情況?郭台銘為何也退出游戲?
時間回到了2022年,當時富士康與印度礦業公司簽訂了19.5億美金的交易。如果兩家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將會在印度的西部建造一家半導體生產設施。
此次收購將成為富士康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一筆半導體產業,同時也將成為印度歷史上首家由合資企業建造的半導體生產基地。印度政府與富士康均對該計劃給予了高度關注。
但是,近1年來,該計劃一直沒有進展。印度政府想要引入意法,與富士康,印度礦業公司和歐洲的芯片生產商組成一個合資公司。很明顯,此舉違反了富士康與印度礦業公司達成的原合同,而郭台銘對此也不能容忍。
因此,這次的會談就一直處于僵持狀態,遲遲得不到解決的辦法。前段時間,富士康最終作出了一個決議,郭台銘放棄了游戲,完全從這個合資公司中撤出。
富士康撤出的理由自然也不是這麼單純,企業與國家、企業與企業的游戲,從來都離不了一個「利潤」。富士康正是看著印度政府許諾的幾十億美元的補助,才決定在印度進行投資,然而現在看來,這個國家似乎并沒有遵守諾言。郭台銘是因為各種原因,所以他決定辭職!因此,富士康的撤出會給印度的半導體產業帶來多大的沖擊?
繼富士康表態之后,印度礦業公司首席執行官也清楚地說,明年將會在新的半導體及顯示器業務之外,將會持續進入晶片生產領域,并會尋求新的合伙人。這意味著富士康在印度的「合伙人」們不會被解雇,沒有富士康他們一樣可以繼續工作!
如今再回首,富士康再一次踏入「坑」,中企被印度的人擺了一道,這并非富士康的首次,此前小米、ov等國產手機制造商,同樣遭到印度方面的壓制。在這些事件中,小米公司還有48億美元的財產被查封,這種不公正待遇在印度的市場上好像成了一種「習慣」,令人毛骨悚然。
從2022年開始,Apple開始加速「南下」,以減少對中國的供應鏈的依賴,并將賭注壓在印度。而印度的這一舉動,也讓不少外資企業前來投資,包括富士康、和碩等中國企業,以及一些與之配套的供應商,不過這種方式并不安全。
中企到印度進行投資,無異于一次「豪賭」,最終極有可能連個「渣」也沒有。印度的經濟條件本來就不適合外資企業,再加上政府的狼子野心,小米和富士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對于中企來說,去印度投資,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讓自己的心血付諸東流。
時刻保持警覺,時刻處于和平狀態,這是中企對外投資必備的品質,永遠不能對外資企業抱有過多的期望,只有自己變得更強,自己的實力越強,就越能得到尊敬,也就越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