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稱對華感到失望后,中方專機飛抵中東,并宣布援助巴勒斯坦
巴以沖突在兩年后再次上演,當初沒有解決的矛盾,現在全面爆發。早在當初,美國為了讓以色列不再深陷戰爭輿論當中,迅速為雙方提出了停戰的條件,不管是威逼利誘還是什麼方法,總之是讓巴勒斯坦聽從了美國的停戰命令。然而如今,巴勒斯坦的哈馬斯再也忍不住了,在一周前貿然向以色列發起飛彈襲擊,導致巴以沖突再次爆發。以色列因為中方沒有譴責巴勒斯坦,而對中國表示了失望,或許是認為在表達了自己的情緒后,中方會有所改變,可中方的做法,讓以色列臉色大變。
據了解,以色列方面在戰爭開始后就頻繁向中方發來援助請求,要求中方譴責巴勒斯坦,原因是,中國一直都是以色列的好朋友。大家都知道,以色列雖然與我國表面上交好,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是足以「并肩作戰」的好伙伴。以色列與美國走得十分接近,與美國是最親密的盟友,既然是美國的盟友,又如何能夠成為中國的伙伴呢?沒有在美國打壓制裁中國期間,對中國落井下石,我們就已經很感謝以色列了,哪又能夠稱之為好朋友呢?
如今,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不僅進行大量的「地毯式轟炸」,還對加沙地區人民「停電停水停糧」,嚴重違背了人道主義精神,也違反了國際法。中方向來是最注重人道主義精神的,因為我們國家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為人民服務」,所以以色列當著中國的面,這麼不將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命放在眼里,我們又如何去譴責巴勒斯坦,支援以色列呢?所以,中方不僅沒有理會以色列的求援,還積極前往中東進行溝通,派遣了相關特使專門解決沖突問題。
其次,我國還明確的宣布,要為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義支援。據媒體報道,我國外長王毅與博雷利舉行了中歐高級別戰略的對話,一同對巴以局勢進行了探討。中方明確表示,譴責一切傷害平民的行為,反對任何違反國際法的行為,我國希望與聯合國一同聯合起來,盡快幫助巴勒斯坦開辟一條「生路」,防止事情繼續惡化。
我們都知道,巴以沖突最關鍵的矛盾就是巴勒斯坦沒有國家的獨立主權,明明是阿拉伯人民組成的國家,卻被猶太人組成的以色列頻頻欺壓,且美國還在背后支援以色列,讓這不公平一度擴大。那麼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推動巴勒斯坦國家獨立,徹底讓以色列和美國閉嘴,讓以色列和美國再也沒有理由,去欺壓巴勒斯坦。只有這個共識被達成,中東地區才能夠實現長時間的和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以沖突爆發之后,巴勒斯坦在對待中國時,態度十分誠懇,迎接中方特使的電話,是由巴勒斯坦外交部第一副部長來接聽的。可反觀以色列這邊,卻只是由一個副總司長接通電話。從這方面,我們就能夠看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對待中國的態度。
如果以色列真的將我們中國當成了朋友,那為何對待中國的態度顯得如此的不重視呢?或許是以色列與美國相處的多了,在「利用」這方面顯得十分老道,話說的都十分好聽,只是做出的事情都不太好看。希望以色列能夠明白,中國是一個絕對公平的國家,不管誰的態度好誰的態度壞,誰是否將我們中國當做朋友,我們都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解決問題的。若是以色列想要「拉攏」中國,那還是趁早省點力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