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60沖擊,暴跌5600億,台積電2~3年或面臨生存危機
台積電曾一度力壓三星、英特爾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半導體企業,可是如今台積電卻成為了亞洲市值暴跌最高的企業。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道,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台積電從6月中旬至今,市值暴跌77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5600億。
除了市值暴跌之外,台積電近期的財報數據也并不好看,根據台積電公開的財報數據顯示,今年9月台積電營業額同比下跌13.8%,今年第三季度台積電營業額同比下跌超過10%。從這組數據不難看出,台積電的營收下跌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市值暴跌意味著市場對台積電逐漸開始失去信心,營收降低則意味著台積電的經營情況并不樂觀,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台積電或許將面臨生存危機。
華為Mate60對台積電的沖擊
前不久,華為發布了Mate60系列手機,不少人認為這是華為強勢回歸的信號,從市場情況來看,華為Mate60對蘋果的銷售、經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但實際上台積電也受到了華為Mate60的影響。
從美國公開華為Mate60的相關信息來看,Mate60搭載的麒麟9000s芯片基本上可以確定是中國芯片廠商生產出來的,接近或是已經達到了7nm制程的先進芯片。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有能力生產出7nm制程的先進芯片,這對營收重心位于7nm、5nm芯片的台積電而言無疑是多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華為此前是台積電的第二大客戶,在美芯禁令的限制之下,台積電終止了和華為的合作,斷供了麒麟芯片的代工。這不僅僅意味著台積電失去了華為這個正在持續增長當中的客戶,也意味著華為芯片將會對高通、聯發科的芯片造成沖擊。
聯發科和高通一直以來都是台積電的重要客戶,華為Mate60出貨之后,高通和聯發科預計將會失去6000萬顆手機芯片的出貨,這也就意味著台積電最少會損失10萬片晶圓的訂單。
美國正在掏空台積電
此前,台積電投資400億美元赴美修建一座3nm芯片代工廠和一座4nm芯片代工廠,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表示:哪怕赴美建廠成本高出一倍,台積電也會選擇赴美建廠。毫無疑問,台積電此舉是在向美國靠攏和示好,希望獲得更多的美企訂單。
可是顯而易見的是,美國并沒有將台積電當成自己人。此前巴菲特和一眾美國高官都在短時間之內拋售了大量台積電的股票,甚至是直接清倉了台積電的股票。毫無疑問大量股票的拋售必然會引起市場的恐慌,導致台積電的股價大跌,如今台積電市值蒸發770億美元,其中也有巴菲特等人拋售台積電股票的影響在其中。
台積電赴美建廠之后,美國修改了芯片補貼規則,如果台積電繼續申請美芯補貼,那麼必然會受到美國更加嚴苛的限制,還需要上交一些核心數據。因此台積電無奈只能放棄了美芯補貼,獨自承擔赴美建廠的高額成本,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州長再次要求台積電加碼建廠,美國工會和美國媒體也針對台積電多次批評。
毫無疑問,赴美建廠就是台積電被美國掏空的一個過程。美國本土的先進設備、芯片人才、熟練工人都嚴重不足,台積電不僅需要從台灣本土調集設備、人才,還要幫助美國培養芯片人才和熟練工人。
從台積電公布的數據來看,台積電在美國工廠的虧損已經達到了70億美元,實際虧損情況可能高于這個規模。
台積電或將面臨生存危機
前不久,蘋果發布了iPhone15,其中部分機型搭載了台積電生產的3nm芯片,也就是蘋果的A17芯片。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3nm芯片的性能提升有效,功耗和成本卻大幅度增加。原本英特爾、高通等廠商就在觀望3nm芯片的效果,從如今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廠商很有可能會繼續延遲3nm芯片代工。
台積電在3nm芯片生產線方面建設投入超過了200億美元,如今只獲得了來自于蘋果的一筆訂單,并且后續訂單的獲取預期并不高。這也就意味著台積電想要依靠3nm芯片來扭轉形勢的打算是徹底落空了。
在成熟工藝制程方面有80%以上被中國大陸芯片替代,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上海積塔半導體等廠商長期將發展重點放在成熟制程,這使得中國廠商在成熟制程方面的良品率、成本都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台積電在這一領域已經沒有太大的競爭力了。
除此之外,在國際市場上,台積電還要面臨三星、英特爾等廠商的競爭。三星在先進制程方面已經逐漸追趕上台積電,目前也開始大規模量產3nm芯片,英特爾則是重啟了芯片代工業務,在全球范圍之內大規模建廠,還獲得了不少美企的訂單支持。
無論是從成熟芯片、先進芯片,還是從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來看,台積電的競爭優勢和市場地位正在不斷被削減,此前甚至有專業人士預測台積電可能在未來5到10年之內破產。
從目前芯片產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台積電很有可能正在處于一個大滑坡的拐點時刻,如果台積電無法改變目前的情況,那麼未來這種情況未必不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