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做夢也沒想到,危機來的如此之快,外媒:終究失算了

台積電擁有很多頭銜,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世界第一大芯片代工廠,掌握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工藝和最多的客戶資源。這些優勢疊加在一起,致使台積電形成巨大的影響力,全球一半以上的芯片都是台積電生產的。

不過台積電風光的背后,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競爭對手崛起,市場變幻莫測讓張忠謀做夢也沒想到,危機來的如此之快,外媒:終究失算了。

台積電的影響力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中發言,稱台積電是無法被超越的,就算是美國也不行。因為台積電有三大優勢是美國不具備的,分別是人才、工程流動率低、交通方便。

張忠謀還說過,大陸和台積電的芯片制造工藝相差5年。從張忠謀的種種發言就能看出,他對台積電抱有很大的自信,甚至可以說是自負。

其實張忠謀能這般也是有原因的,台積電創建于1987年,開創了芯片代加工模式,為全球芯片制造行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并最終成就了台積電巨大的影響力。

具體來看,台積電在先進制程技術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它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源和資金,推動了半導體制造工藝的進步。

其先進制程技術包括5nm、3nm,甚至更小的節點,為全球各大芯片設計公司提供了先進的制造工藝,推動了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在全球供應鏈中,台積電為眾多知名芯片設計公司和品牌提供制造服務,包括蘋果、英特爾、高通等。

這些公司依賴于台積電的制造能力和技術實力,使得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難怪張忠謀對台積電如此自信,這種自信已經逐漸變成自負,讓張忠謀看不清眼前的危機正在到來。

台積電的危機來了

表面上台積電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巨頭,市場份額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可實際上的台積電正面臨兩大危機,若處理不好,恐怕對將來的發展前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第一大危機:英特爾加速芯片制造業布局。

根據英特爾官方公布的消息可知,其在歐洲愛爾蘭的工廠已經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引入EUV光刻機正式量產Intel 4 芯片。英特爾進一步透露將會在今年率先引入下一代High-NA EUV 光刻機。

多年前英特爾重振旗鼓,改變芯片制造業發展方向,進軍芯片代工領域,要和三星,台積電正面競爭。英特爾背靠美國,又在歐洲獲得鼎力支持,完成先進芯片工藝的量產,更重要的是會搶先台積電一步拿到下一代EUV光刻機。

不管怎麼看,英特爾勢必會成為台積電強勁的競爭對手。或許在短時間內無法動搖台積電的市場地位,但隨著摩爾定律極限的到來,台積電工藝發展緩慢,誰能保證未來五年,十年內,台積電的風頭不會被英特爾搶走。

第二大危機:華為麒麟9000S芯片橫空出世。

張忠謀認為中國大陸和台積電相差五年的芯片工藝差距,但隨著麒麟9000S芯片的橫空出世,恐怕要刷新張忠謀的認知了。

這款芯片并非成熟制程,而是采用了先進工藝,用于Mate60Pro手機中,流暢度不輸給當下的旗艦芯片。

由此可以證明,大陸芯片制造業已經發展到台積電無法輕視的程度了。華為將大量采用麒麟9000S用于自家的智慧型手機,平板等產品中,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其它手機品牌的市占比就會下跌。

高通,蘋果的日子沒那麼好過了,台積電拿下大額訂單的可能性也會大幅降低。

外媒:終究失算了

張忠謀也沒想到,危機來的如此之快,英特爾的競爭,麒麟9000S芯片的橫空出世都會給台積電未來的發展增加變數。今年以來,台積電的營收業績便持續下滑,消費需求不景氣讓台積電無法創造更高的銷售神話。

有外媒表示,台積電終究失算了,當初失去華為訂單,選擇赴美建廠,把寶押在美國身上,沒想到押錯寶了。

美國不會給台積電想要的廣闊前景,赴美建廠就是個錯誤的商業決策,不僅無法獲得巨額補貼,連核心技術,工程師人才都有可能被美國掏空,變成島內民眾擔心的「美積電」。

台積電的確有風光無限的一面,可透過現象看本質,會發現台積電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張忠謀也該收斂驕傲自滿的態度了,現在的台積電還能坐穩世界第一的寶座,將來競爭對手們攻堅克難,很容易拉近與台積電的距離。

到時候等待台積電的就不是大好前途,而是被客戶相繼擺脫依賴,增加議價權。

畢竟台積電這些年不斷提高芯片代工價格,客戶們有苦難言,若是多了一些選擇的機會,台積電能否把握住客戶訂單就不好說了。希望張忠謀能認清現實,別因為過去的成績沾沾自喜。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