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慫了!中國正式官宣,張忠謀不愿看到的結果出現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這吸引了美國,韓國等國家地區的芯片巨頭到中國做生意。只是今年以來,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持續下滑,1到7月份國內集成電路進口數量減少到2701.7顆。

即便如此,中國市場依然有巨大的消費潛力。不想與中國市場鬧掰的拜登慫了,放松對韓企的禁令,中國正式官宣一則數據,張忠謀不愿看到的結果出現。

中國芯片市場的需求

人們對各種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這需要大量的芯片供應來支持。中國的手機、電腦、智能家居、物聯網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市場規模巨大,對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有著極高的需求。

需求決定市場,中國對芯片龐大的需求也造就了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想要賺大錢的芯片巨頭們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三星電子、英特爾、高通等韓美企業要麼在中國設立芯片工廠,要麼成立研發中心,深度挖掘中國市場的潛能,與中國客戶合作實現雙贏。

然而美國卻想單方面贏得市場競爭,不想看到競爭對手崛起,于是各種限制措施不斷,韓國,美國等國家地區的芯片巨頭都遭受美國規則束縛,不能隨意將先進的芯片技術產品出口到中國大陸。

因市場規則的變化和需求的轉變,中國集成電路進口情況也在持續下滑。

中國正式官宣,今年1到7月份,國內集成電路進口數量減少到2701.7顆,同比減少了546億顆進口。細分到金額,前七個月進口總額為1.32萬億元,同比減少2550億元。

這樣的數據恐怕不是三星電子,高通等國外巨頭希望看見的,中國芯片市場的需求依然龐大,可是卻不再是以進口的方式滿足需求,更多是通過本土化制造實現自產自銷,從依賴進口到自給自足,這一切和美國芯片規則有很大關系。

拜登放松韓企禁令

美國不出口的芯片正在被中國自己造出來,再這麼下去國外芯片廠商或許會失去更多出貨的芯片。

關鍵時刻,拜登慫了,放松對韓企的禁令。根據韓媒傳來的消息可知,美國要對三星電子,SK海力士在內的韓企提供無期限豁免權利,讓這些韓企能夠持續運營中國大陸分工廠,采購美國芯片制造設備。

原本在去年10月份,美國施加了又一輪禁令,韓企也被卷入其中。若非美國授予了他們為期一年的豁免權,也無法正常購買美國芯片制造設備。考慮到韓國盟友的身份,美國不打算把事情鬧大,這才豁免了韓企。

一年的豁免期來臨,拜登團隊直接提供無期限豁免,此舉對韓企的意義十分重大。不僅能繼續擴大中國大陸市場份額,賺取更多的營收利益,還能拉開與中國競爭對手的距離,在產能方面占據更大的上風。

當然,美國給韓企豁免機會不是沒有原因的,再怎麼說韓國也是美國的盟友。這些年美國沒少給自家企業發放許可證,讓高通,英特爾能夠繼續在中國市場做生意。對自家企業放寬限制,對盟友企業就下狠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針對盟友。

只要韓企不提供最先進的技術給競爭對手,美國放松禁令也沒什麼。更何況三星電子,SK海力士賺來的錢也會投資到美國市場,參與美國的芯片制造業布局,電池工廠建設等等。

張忠謀不愿看到的結果

不管拜登為何放松韓企的禁令,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利,美國不會做無利可圖的事。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豁免的范圍似乎只涉及三星電子,SK海力士這些韓企,并沒有提及台灣地區的台積電。

如果美國沒有給台積電相同的豁免權利,那麼台積電想要運營大陸南京工廠,就不是台積電能決定的了,至少無法順利從美國手中采購所需半導體設備。

更讓台積電出乎意料的是,大陸已經逐漸掌握生產先進制程芯片的能力。華為開售的Mate60Pro搭載了全新的麒麟9000S芯片,這款芯片并非來自台積電制造,產地來自中國大陸本土。

美國說過要對這款芯片展開調查,至今也沒有結果。張忠謀不愿看到的結果出現了,那就是中國大陸擁有了制造先進制程芯片的技術水準。

張忠謀說過,大陸芯片制造水平和台積電相差5年,現在來看張忠謀估計要改口了。

一邊是美國給韓企豁免期而沒有給台積電同樣的豁免權利,另一邊是中國大陸加速芯片制造行業發展,這些都不是台積電希望看見的。

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可台積電卻選擇到美國投資400億美元建兩座高端芯片工廠,明擺著在向美國客戶靠攏。殊不知台積電正在失去掌控命運的話語權,從赴美建廠的那一刻開始,仿佛一切已被注定。

如果台積電不想被美國牽著鼻子走,最好的選擇就是堅持全球化,在大陸乃至全球各國市場分散布局,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