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实力迅猛增长,港媒爆料:1400名华裔学者离美返回中国

美遏华政策激起寒蝉效应,1400名在美学者返华,中国科研增长迅猛

港媒称去年有1400名美国的华裔科学家返回中国。图为重庆渝北区的某科技公司作业情况。(新华社)

亚洲周刊25日报导,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报告,美国1400名华裔科学家返华,全因美国司法部调查造成寒蝉效应,质疑他们对美国的忠诚甚至怀疑他们泄露国家机密,不少华裔教授被诬告起诉。

报告显示,2021年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进行研究工作。最多的是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共639人;生命科学专家,478人;工程学与电脑专家,298人。

过去20年里,中国变得富裕,科学研究中心的地位日渐提升,越来越多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中国科学家回国。过去10年,中国一直招募顶级研究人员,但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在美国。然而从2020年开始,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急升。一方面与新冠疫情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川普时代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行动计划」,声称要保卫美国科技领先的国家安全,针对华裔学者的刑事案件增加;到了拜登时代,这种刑事调查仍然存在。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中国科研经费越来越充裕,科研实力迅猛增长,吸引了大量科研精英。

随着自费留学生增加,中国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在截至2018至2019学年的前10年里,人数从15万攀升至37万。疫情暴发前,中国学生占美国海外留学生人数的35%,贡献159亿美元的学费。

美政府的政策对华裔学者群体造成巨大的寒蝉效应,并影响美国科研的整体水准。由于拜登政府仅仅是暂停而非结束该计划,加上美国国内政治氛围恶化,对华裔群体的伤害仍将挥之不去。

目前正在中国C9联盟高校任职的一位副教授曾在美国完成了博士项目,回中国任教。他表示,最终寻求的还是一片最能够让自己的研究自由生长的沃土,而哪里能够提供最优条件,哪里便是最优选项。另一位曾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的青年科学家指出,中国近年来兴起许多新兴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有巨大的人才缺口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了大批留美青年科学家「归巢」。

Source

据环球时报发布的报道称,结合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公布的一份报告,香港《亚洲周刊》近日发布了一篇文章,称美国采取的一系列遏华政策以及美国司法部多次无端调查激起了寒蝉效应,在2021年至少有1400名华裔学者纷纷撤离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进行研究工作。据报告显示,这些回国的华裔学者大多数是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共有639人,计算机和工程学专家有298人,生命科学专家则有478人。
文章指出,自2020年以来,离美返华的华裔科学家急剧上升,而造成大量华裔学者相继返华除了与新冠疫情有关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特朗普时期,美国司法部实施的“中国行动计划”,曾对多名华裔教授进行诬告起诉,怀疑他们泄露美国国家机密并质疑他们对美国的忠诚度。对此,美国声称这些行动完全是为了保护美国科技领先的国家安全,自此以后,美国针对华裔学者的刑事案件不断增加,即使到了拜登执政时期,这种情况仍在延续。
图片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科研经费越来越充裕,科学研究中心的地位也日渐提升,不仅吸引了大批科研精英,还推动了中国科研实力的迅猛增长。据文部科学省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论文总数以及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十分之一高质量论文数量是世界第一,不仅如此,《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大学的研究数量和成果在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排名中,正高速飙升。《科学计量学》杂志研究发现,在领先世界“高影响力”研究科研产出方面,中国独占鳌头,这与中国高强度的科研投入有着紧密联系。
图片
在今年六月底,新华社发布的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中,全球十强里面有四家中国机构,根据自然指数的关键指标“贡献份额”,相较于排名第二的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份额是其两倍还要多,在自然指数机构排行中继续位居榜首。显而易见,中国科研领域正以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
一名曾在美国实验室工作过的青年科学家直言道,中国近些年不断兴起的科研机构和新兴高校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科研环境,而且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这吸引了更多留美青年科学家回国发展。在大批在美华裔学者相继回国之际,众多日本学者也加速赶赴中国,日本专家表示,主要是因为中国科研氛围好。
图片
据部分在华从事科研工作的日研究员表示,中国整个社会都对学问和科学极为重视,而且相较于日本,中国能够提供资金充足且非常自由的科研环境,研究人员“横向”和“纵向”的关系都非常强。除此之外,即使是较为年轻的研究员只要有实力,依旧能够获得研究经费,且拥有一定的工作机会和地位。
越来越多高端人才的“回流”离不开中国科研环境的改善以及中国大力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美国试图在高新技术领域围堵中国,对在美华裔进行恶意审查的行径只会自食恶果,对美国整体科研水平造成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