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说通过战争压垮俄罗斯,他想怎么解决俄乌战争呢? 

 

基辛格在文章中先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为例,来说明世界如果错过了和谈的机会,将会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基辛格指出,在1916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两年,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西线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开始探索结束这场战争的前景,而在东线,奥地利和俄罗斯也伸出了类似的触角。但是,由于任何可以想象的妥协都不能证明已经作出的牺牲是正当的,而且没有任何国家想给人留下软弱的印象,因此各国领导人对启动正式的和平谈判犹豫不决,于是他们寻求美国的调解。

当时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私人特使爱德华·豪斯上校的调查显示,基于修改后的现状的和平是可以实现的。然而,威尔逊虽然愿意进行调解,但一直拖延到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之后。到了那个时候,英国索姆河攻势和德国凡尔登攻势又增加了200万人伤亡。接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持续了两年,又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不可逆转地破坏了欧洲的平衡:德国和俄罗斯因为革命而四分五裂;奥匈帝国从地图上消失了;法国被鲜血染红;英国牺牲了年轻一代人和很大一部分经济能力。而结束这场战争的《凡尔赛条约》后来被证明比它所取代的结构更加脆弱。

而现在,随着冬季的降临,乌克兰冲突双方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都已经暂停,基辛格提醒道,当今世界是否发现形势正处于一个类似的转折点?基辛格表示,通过谈判实现和平的时机已经到来。现在世界应该在已经完成的战略变革基础上再接再厉,并将俄罗斯纳入一个新的体系中来。

那么基辛格口中已经完成的战略变革有哪些?主要是说,乌克兰已经建立起了欧洲最大、最有效的陆军之一,装备着西方的武器,可以有效的抵御俄罗斯。同时乌克兰也已经提出了要加入北约,如果北约批准了这个申请,这样乌克兰会得到北约的全力保护;这种情况下,乌克兰的安全就有了强力保证。因此基辛格认为,实现和平进程应该包括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谈判,中立的选择不再有意义,特别是在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之后。

但是,基辛格并不是要把俄罗斯逼到墙角。他反对一些西方政客试图通过战争来彻底削弱俄罗斯的做法,他认为俄罗斯在半个多世纪里为全球力量平衡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俄罗斯的历史作用不应该降低。而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遭受的军事挫折也没有降低其在全球核武器领域的影响;使俄罗斯解体或摧毁其战略能力可能使俄罗斯11个时区的领土变成一个有争议的真空地带,由于它拥有数千枚核武器,将使世界更加危险。

那如何解决俄乌冲突呢?基辛格强调了他在今年五月份提出的一个建议,即双方应该在2月24日冲突开始的边界沿线建立一条停火线。俄罗斯应该放弃对乌克兰领土的征服,但可以继续占领十年前就已经占领的领土,包括克里米亚。在停火之后,这些领土都可以成为谈判的主题。如果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战前分界线不能通过战争或者谈判来实现,那么可以探索施行自决原则,即在国际监督下让当地居民进行自决公投。

基辛格认为,他的建议考虑到了双方的利益,既确认了乌克兰的自由,又保证俄罗斯在新的国际秩序中找到一席之地。不过,自从基辛格在今年五月份提出了这些观点之后,不但被乌克兰方面拒绝,也被美国政界的主流排斥。乌克兰方面不愿意放弃任何领土,不愿意将自己的领土纳入谈判的内容。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基辛格在美国和西方政界属于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但是他的建议已经越来越没人当真。所以,他关于开始和平谈判的建议究竟能否施行,还是个未知数。

随着乌克兰冬季气温的进一步下降,前一阵因为泥泞而受到阻碍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有可能因为土地冻结、方便车辆运行而再次爆发。一旦双方再次大打出手,和平谈判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