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砍单800亿枚,美芯巨头陷困境,外媒:封锁个“寂寞”
经历了几年的努力,“中国芯”取得了一些成绩,距离芯片自给自足的目标越来越近了。据悉,2022年前11个月,“中国芯”砍单超过了800亿枚。减少芯片进口,这就意味着芯片自主率正在稳步提升中。
要知道,在过去这些年,中国科技企业大部分都以买代造,每年向美求购的芯片额就达到了三四千亿美元,这是一笔庞大的开支。然而,尽管中国市场是美芯企业的大客户,但却没有获得该有的尊重和礼待,反而被“卡脖”打压。这不是逼着“中国芯”奋发图强吗?
事实上,老美对中企的打压并不明智,甚至可以用愚蠢来形容,美芯片巨头也曾多次表示,全球芯片市场格局的平衡被打破,芯片厂商处境不乐观,损失惨重。就连外媒也表示,对中企封锁了个“寂寞”,不仅没有阻止中企的崛起,反而让不少美企陷入困境。
比如英特尔,作为美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近几年的处境相当被动,一方面,英特尔承受着台积电和三星的围堵,肩负重振美芯片制造业的重担。另一方面,英特尔还要扛住全球芯片市场衰退的压力。但很显然,英特尔撑不住了,据外媒透露,英特尔再次启动了裁员计划,裁员规模达到了数千人。
比如美光,美光在闪存芯片领域也有很大优势,但奈何被美搅和后,美光也吃不消了,迎来了“裁员潮”,裁员人数甚至超越了英特尔,达到了5000人。
除了英特尔、美光外,高通、ARM、英伟达等企业的处境都很窘迫,且年内美芯片巨头市值全面缩水,就连全球数一数二的手机品牌苹果,也呈现出疲软之态。美企市值最高降幅超过了70%。回头来看,老美对中企的断供,到底“制裁”了谁?
总的来说,老美对中企的打压,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至少,老美的“重拳”将那些贪图安逸,还在坚持“造不如买”的中企,彻底打醒了。人民日报说的没错,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也要不来。唯有手握自研核心技术,才能不怕打压,不怕“卡脖”。
很显然,老美的霸权之路还将继续,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企被制裁,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科技创新,增加科技研发,且进行多元化布局。只有自己的拳头硬了,才能和外企正面硬刚。科技的竞争就得靠实力,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