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贸易清零,立陶宛急了,高官窜台要补偿,但蔡英文赔不起损失

对华贸易清零,立陶宛急了,高官窜台要补偿,但蔡英文赔不起损失

立陶宛最近发现反华“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6月15日,立陶宛经济创新部副部长内利乌普西内窜访台湾时表示,立陶宛将会在9月在台湾设置所谓的“贸易办事处”。

这位副部长很是知道民进党当局喜欢听什么,她强调这个“贸易办事处”的基本用途是加强立陶宛和台湾之间的贸易关系。她表示,立陶宛在今年第一季度对华贸易已经“接近为零”。 因此,立陶宛高官急了,必须尽快找到替代市场,并想方设法利用窜访台湾的机会索要补偿。

对于立陶宛想要找“接盘侠”的做法,这位副部长强调,立陶宛找到的是“优秀的、坚实的、可信赖的和可靠的伙伴”。当前立陶宛已经丢掉了大陆市场,找台湾“补偿”还不敢直接说出来,只是拐弯抹角地暗示台湾应该抓紧购买立陶宛的产品,以免影响台湾与立陶宛之间的“伙伴关系”。

对华贸易清零,立陶宛急了,高官窜台要补偿,但蔡英文赔不起损失

就在之前,民进党当局还帮助立陶宛以高价倾销被大陆退掉的朗姆酒,引发了台湾岛内的广泛争议。

立陶宛原本以为,自己走上反华道路,来自华盛顿的美元就会“滚滚而至”。而就目前的情形看,华盛顿的美刀是挣不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产值也被压缩了,只能柿子捡软的捏,找台湾要“补偿”。可问题是,当前立陶宛想要补上的缺口着实不小——2021年对中国大陆出口近2.8亿美元的货物,如今对华贸易清零,相当于立陶宛每人损失了100美元,这么大的缺口蔡英文当局可能赔不起,因为当前台湾的日子也不好过。

当前,台湾面临的风险种类多样化,有六个方面的风险,导致台当局很难继续维持“金元外交”手段了。

对华贸易清零,立陶宛急了,高官窜台要补偿,但蔡英文赔不起损失

第一,台湾岛内蓝绿两党的政治斗争导致政府的治理功能失效。

特别是2016年以来,民进党当局恶意破坏两岸关系,加紧清算蓝营,导致岛内社会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等上层建筑变革方向与经济基础现实需求匹配失调,使得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对立、文化分离与隔阂等经济社会矛盾日趋严重。

认同民进党和不认同民进党的台湾民众之间的矛盾激化,这在客观上堵死了民进党几乎所有的治理渠道——因为政策不可能同时有利于两派选民,因此民进党的选择通常是“不作为”。

第二,疫情和国际事件的影响使得台湾岛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程度上升。

没错,台湾是有台积电,但除了台积电等一系列半导体代工领域的名企之外,台湾在基础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发展数据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萎缩。

台湾岛内从事半导体及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的人能够保证自身的利益不断拓展,那么更广大的从事其他产业的人呢?当前的日子可谓是凄凄惨惨戚戚。

对华贸易清零,立陶宛急了,高官窜台要补偿,但蔡英文赔不起损失

第三,电力问题制约台湾经济复苏。

缺电为制约台湾经济发展“五缺”因素之一,始终未能有效解决。由于岛内反对核电,导致台湾当前的缺电问题与其说是发展问题,不如说是政治问题。

想要解决台湾电力问题,最直接的做法是继续部署核电站,恢复核电站运行,但台湾民众不答应;而没有核电,仅仅依靠火电和其他发电手段不足以满足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台湾民众也不答应。

目前台湾的缺电问题近似于无解,已经成为“拖累”台湾发展的关键因素。

对华贸易清零,立陶宛急了,高官窜台要补偿,但蔡英文赔不起损失

第四,民进党当局盲目跟随美国,导致供应链危机持续冲击岛内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政治操弄,全球供应链危机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原材料短缺、价格飙涨、人力不足、生产中断、货物运送延迟等问题依然突出,造成台湾制造业面临断链、断料、断工等风险,进一步削弱台湾经济增速。

第五,民进党当局不透明的防疫政策导致台湾岛内疫情发展始终是个谜。

对于台湾经济而言,目前全球经济活动虽已超过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但复苏仍不彻底,一旦奥密克戎等异种病毒大规模蔓延及疫苗接种不力,导致全球经济再次衰退或复苏乏力,除电子工业“一枝独秀”外,岛内传统产业则仍“惨兮兮。

台湾距离有序复工复产和科学防疫还有相当的距离。

第六,持续挑衅大陆,反而导致台湾自身经济地位边缘化。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生效,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开放力度和更有保障的制度性合作环境将使所有成员共同受益,推动共建互利共赢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而台湾被排除在外,沦为“亚细亚孤儿”。

台湾当前属于作茧自缚——想要不被边缘化,就只能加入RCEP。台湾想要加入该协定,民进党必须公开承认且言行上符合一个中国原则,显然,这些事情蔡英文团伙办不到。

更为关键的是,在无法加入RCEP的背景下,台湾的经济想要发展就必须通过加深对大陆经贸依赖一条路——这也是民进党当局所恐惧的,一旦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贸关系深入到一定程度,就没人跟民进党搞“台独”了。

所以,一个在台湾问题上频频挑衅中国的立陶宛政府,一个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蔡英文团伙,当前都处于“山穷水尽”的状态。

台湾没有办法“补偿”立陶宛2.8亿美元,而如果立陶宛从蔡英文那里“成功讨债”,立陶宛和台湾这对“表面兄弟”的关系可能会出现一百八十度转向。

当然了,这种事情发生在民进党当局身上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论厚脸皮程度,赖账遭打脸也不是民进党当局做不出来的事情。

对华贸易清零,立陶宛急了,高官窜台要补偿,但蔡英文赔不起损失

这件事情的积极意义在于,再次向全球各国传递一个有力的信息:搞“台独”,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国际层面上,都是绝对行不通的。